首页

艾彩女王视频免费

时间:2025-05-26 03:01:57 作者:从机械工具到数字伙伴 人工智能正进入next level 浏览量:72675

  中新网宁波12月5日电(奚金燕 蓝伊旎)“浙港两地肩负着共同的使命与责任,青年企业家应积极主动地融入国家改革开放大局,促进两地携手共进、共创未来。”在2024年浙港青年企业家交流活动中,浙江省青年企业家协会会长庄耀中如是说。

  12月4日,2024年浙港青年企业家交流活动在浙江宁波举办,近70位来自浙港两地的青年企业家代表、知名专家学者、有关商协会及研究机构代表齐聚甬城,共话合作发展新机遇。

2024年浙港青年企业家交流活动在宁波举办。 主办方 供图

  近年来,浙港两地人文、经贸往来日益密切。宁波与香港乡缘深厚、人文相近、经济相融,甬港交往历史源远流长。眼下,宁波与香港的合作已经从原先的经贸合作拓展至科技创新、数字经济、绿色发展等领域。

  本次交流活动通过组织宁波投资与科创环境推介、青企沙龙对话、浙港青企交流成果揭牌、优质企业走访、宁波商帮文化寻访等一系列活动广泛凝聚海内外人士力量,促进浙港两地企业深入交流,助力青年企业家拥抱新时代发展机遇。

  宁波市甬江科创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汪乐军在致辞中表示,青年企业家群体要拿出“闯”的勇气和“创”的干劲,为高质量发展探索创新机制、培育创新文化。近年来,宁波持续优化科创生态,人才培育与高端平台创建并进,吸引了多家研究院、实验室落地。宁波甬江科创区是宁波人才集聚、创新驱动的重大引擎,希望浙港青年企业家们能加入到宁波的科技创新中来,加入到甬江科创区的开发建设中来。

  香港特区政府驻浙江联络处主任刘铭德表示,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,也是新兴产业、未来产业的集聚地,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,拥有国际化贸易网络和丰富的金融资源,能为内地企业提供便利的融资和拓展国际业务的管道,两地合作具有广阔的前景。香港目前也在重点打造“国际创科中心”和“国际高等教育枢纽”,希望青年企业家多了解和关注两地,在金融、贸易、物流、航空等领域开展合作。

  香港菁英会主席林智彬表示,创新与开放是香港与浙江两个地区的共性,也是两地青年发展的重点。科技发展正当其时,青年的思考与实践至关重要,为他们提供资源与机会,是香港菁英会与社会各界的责任。

  本次活动的青企圆桌沙龙上,浙港企业家聚焦“以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”“国际化道路上的机遇和挑战”两大议题,共同探讨如何实现科创、人才、商业模式、金融等领域的创新,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国际合作和应对国际竞争,以及浙港两地如何优势互补、融合发展等话题。

  活动期间,“浙港青年企业家会客厅”在宁波高新区正式揭牌,将为未来两地青年企业家开展投融资对接、科创交流、人才互动等活动提供专属阵地。同时,2024年新锐浙商评选活动正式启动。

“浙港青年企业家会客厅”在宁波高新区正式揭牌。 主办方 供图

  当前,宁波正全力建设甬江科创区,打造立足宁波、服务区域、面向未来的世界一流科创策源中心。据了解,宁波高新区作为甬江科创区的“数创港”,正积极构建“南数创、北材料”发展新格局,向“新”而行,乘“数”而上,全面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、成果转化首选地、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、青年人才集聚地。(完)

【编辑:刘阳禾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驻港国家安全公署:香港特区国安法治绝不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

4月19日电 综合外媒报道,当地时间18日下午,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封口费案的12名陪审员均已选出。当天早些时候法庭原已确定了7名陪审员,但有2人失去了资格。当天下午,法庭又确定了7位陪审员。除此之外,法庭仍需选出6名替补陪审员。

2024东湖论坛在武汉开幕

据广东省气象局介绍,气象联合基金初始合作期为2024年至2026年,重点支持粤港澳地区的科研单位开展气象研究领域的基础、前沿研究和原创探索。2024年度气象联合基金项目涵盖气象监测、数值预报模式、天气气候机理与预报及气象应用与服务等四个领域专题。

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黄显阳接受审查调查

在主持中俄投资、能源双边机制性会议时,丁薛祥表示,今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,这是一个重要历史节点。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多次进行战略沟通,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,为中俄关系发展和各领域合作擘画了新的宏伟蓝图。中方愿同俄方一道,认真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,不断提升两国投资、能源合作水平,更好实现互利共赢、共同发展。

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将于2025年1月6日至8日召开

门杜:是非常重要的,因为真实的信息可以影响到双方对彼此的理解,这个很重要。因为合作伙伴是个朋友、是个兄弟,你但凡对他有偏见的话,那肯定是合作不来,你可能会往贬义去想,可能你会忽略到他所做出来的贡献。

三秦沃土吸睛欧洲 中欧企业西安共话农业合作

第二,要兼顾功能属性与享受属性。产品是企业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唯一载体。在一定程度上,不能解决用户痛点的创新是对用户信任和利益的伤害。从行业实践来看,经过长期以提升功能属性为主线的改进和升级,目前绝大多数电子产品已经迈过视觉分辨率、听觉清晰度等用户感官需求的基本门槛,具备较强的专用功能,但在舒适度、契合度等享受属性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。未来,电子产品创新与升级要更适应用户需求变化,把享受属性摆在与功能属性同等重要的位置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